2007年4月16日星期一

农民致富做生意学学能人李守业

农民如何致富做生意?应该学学能人李守业!李守业是宁县新庄镇西头赵村村民。34岁的他不但会“守业”,更能创业。他先养鸡,后养牛,去年以来又开始盯着苹果做文章,摊子越铺越大,路子越走越广。

李守业养鸡,养成了“养鸡大王”;养牛,养得“牛气冲天”;做苹果生意,不但贩苹果,还把苹果加工成苹果圈、苹果粒,产品销往大江南北。前不久,他还“借船出海”,通过与外地客商合作,将苹果产品卖到了俄罗斯、东南亚等地。

5月初,记者见到了李守业。看起来有些内敛的他,说起创业来却头头是道:创业并不是摸黑乱闯,也不在于你把摊子铺多大,而在于项目、技术、产品是不是有特色,是不是有市场。正因为有这样理念做指导,学历不高的李守业做啥都高人一筹。他的创业经历就是佐证。

初中毕业后,李守业先到煤矿挖了两年煤,然后回家买了辆旧自行车,开始挨家挨户,走南闯北做起了“倒蛋”生意。几年下来,李守业赚到了“第一桶金”,他的自行车先换成了小客货,再换成了大货车。但李守业感到搞鸡蛋贩卖成本高,收益低,风险大,不是个长久的事儿。有心的他利用贩鸡蛋的所观所感,想到了稳扎稳打办实业———办鸡场。

1994年,李守业在自家的窑洞里养了500只鸡。“鸡生蛋,蛋生鸡”。到了2002年,8年时间内,他的鸡变成了1万多只,年利润达10万元左右。一个人富不算富,挣了钱的李守业没忘记乡亲们,他利用技术和经验,带动一拨拨农户办起了养鸡场,谁家鸡场有问题,他随叫随到,当起了“义务技术员”。

凭着韧劲和闯劲,李守业成了四邻八舍有名的“养鸡大王”。但他没有闲下来,2001年4月,这位“养鸡大王”突然建起了养牛厂,进行规模肉牛育肥。“鸡养得好,不一定也把牛能养好吧?”大伙不解,但李守业心中明白,肉鸡和鲜蛋的市场已基本饱和,要再上规模,就会有风险。而市场对肉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,县上又根据地产特色品种的“早胜牛”,以及老百姓传统的养牛习惯,把牛产业作为支柱产业。李守业说干就干,那几年,他的牛存栏150多头,每年出栏400多头,一年下来又能净挣11万多元。


李守业的创业红红火火,别人看着都眼热。但李守业却不满足。他所在的新庄镇是宁县有名的苹果产区,有3万亩优质苹果基地。近年来,随着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,新庄镇成了一个苹果集散地,外地客商络绎不绝。李守业敏锐地认识到,单纯的苹果运销还不够,应该在仓储加工上下功夫,提高苹果的附加值。现在农村里用土办法贮藏的简易果库最多只能贮藏到来年的3月份,离鲜果上市还有好几个月的断档期。“就要打这个时间差。”李守业说。2005年10月份,他引进意大利、德国设备,在新庄镇建起了能贮存1500吨时鲜果菜的恒温气调库。同时,他创办的庆新果业公司宣告正式成立。

在市场中的摸爬滚打,李守业既赚了钱,也积累了经验。他的思路越来越宽,他打算把庆新果业公司从运销型企业转向生产性、高科技型企业,自己做生意,赚来外国人的钱。

为了这一目标,李守业一边跑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、出口许可证,一边多方筹资600多万元,在宁县和盛镇科技园区开工建设2000吨的气调库,准备上马果品商品化处理生产线。“五一”节期间,他还与宁县电信局联系,拉通了新庄镇的第一条宽带,这样,公司的产品销售不但伸向全国各地,还与国际市场接了轨。

对于李守业来说,不断开创新的领域也许是个偶然,但成功却是一种必然。说起李守业的创业史,新庄镇镇长周宁赞不绝口,他说:“从养鸡到养牛,再到做苹果生意,守业每创一次业,都是精心判断,认准方向,脚踏实地往前走。”

没有评论:

博客归档